我的系统不正经

疯神狂想

都市生活

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楼之内,陶艺匀工作室之中,一群年轻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工作!
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什么是官窑,为什么是官窑

我的系统不正经 by 疯神狂想

2023-12-17 10:41

  元代这种几件瓷器组合起来,形成联合体的瓷器套装,在当时还是很新奇的。
  对于商家来说,一次可以卖出好几件瓷器。
 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在购买瓷瓶瓷炉的时候,可以直接销售配套的底座。
  既以新想法、新设计吸引顾客眼球,又达成了一笔新的生意,可以说是双赢。
  而这肯定是内卷的结果,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,谁更能推陈出新,谁就能够存活。
  这一点不管是在古代,还是在现代,商业竞争都是这么激烈。
  而纵观我国陶瓷史,元代是一个转折点,因为这时候众多窑口消失灭亡。
  剩下最具竞争力的窑口,也就只有景镇窑和龙泉窑。
  可以想象当时的窑场之间的竞争,是多么激烈。
  谁能不断推陈出新,满足消费者需求,吸引消费者,就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,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。
  窑场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市场,如果没有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的灵敏反应,就会成为历史的尘埃。
  所以能看到这样新形式的造型,既是当时器物使用场景的反映,又体现出了当时景镇、龙泉窑不断寻找适销对路产品做出的努力。
  而到了宋代,因为这一时期就是官窑的巅峰,所以仿官窑的瓷器更多。
  最出名的肯定就是龙泉窑仿官窑,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。
  到了现代,如何辨别一件官窑器,是真正的北宋官窑,还是龙泉窑仿的?
  特别是如何辨认一件青瓷,是宋官窑器,还是龙泉仿官窑器?
  这是一个问题,而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  在二二年的时候,弯弯宇珍国际拍卖公司,拍卖过一只“南宋官窑长颈瓶”。
  当时的估价是800000-1000000新台币,可说是非常之低。
  这只南宋官窑长颈瓶,来源方面并非特别显赫,只有一次在小型拍卖行九九年的拍卖记录。
  当时的艺术媒体,如何推介这一件拍品?
  它说:“长颈瓶釉色粉青,莹润如美玉,釉面开片纹饰纵横交错,并显露紫口铁足的特征。”
  人为的图案才叫纹饰,自然开片不能称作纹饰;所说的紫口亦非明显。
  同样是青瓷,北宋汝窑往往拍出天价,宋代官窑却斯人独憔悴,市价不及北宋汝窑的十分之一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  从美学上来说,宋代官窑的器型与釉色之美,与北宋汝窑的互相比较,只在伯仲之间。
  两者最大的分别。是北宋汝窑是高古瓷中的超级名牌,亦非常稀缺,自然多人追捧;
  当然,另外一个原因也很重要。
  主要是宋代官窑,却有修内司、郊坛下之分。
  又扯上哥窑、龙泉仿官,混沌一片,令人不容易分辨。
  再加上传世品比北宋汝窑多很多,市场价格自然大幅度落后于北宋汝窑。
  宋代浙江龙泉窑仿造宋代官窑,是基于商业上的考虑,并非刻意骗人;
  现在的拍卖行称此类作品为南宋官窑,是意图鱼目混珠,不可不防。
  宋代官窑的特征是薄胎厚釉、紫口铁足、灰胎、釉面开大小不同的片纹。
  釉色以粉青、灰青为主,亦即是偏蓝、偏灰的色调,不难辨认。
  米黄色釉的宋官窑与哥窑类似,因此出现官哥不分一说。
  大部分宋官窑器比较轻身,此是由于胎薄所致。
  灰胎是由瓷石加入少量紫金土配制而成,是宋官窑器的标准胎色,亦是造成紫口铁足的原因。
  资深收藏家、古董商鉴定一件高古瓷,第一眼的印象至为重要。
  器型、釉色与自己熟知的某类瓷器不符,即刻产生怀疑,很难改变。
  拍品“南宋官窑长颈瓶”并没有出现紫口的现象,令人怀疑它并非宋官窑器,可能是龙泉仿官窑器!
  从市场价值来说,如拍品是宋官窑器,估价800,000-1,000,000新台币是很低的价钱;
  如是龙泉仿官窑器,估价却非常合理。
  那么,如何确定它是宋官窑器,还是龙泉仿官窑器?
  第一个步骤是将拍品与修内司、郊坛下窑址出土的残器、残片比较器型、釉色;
  第二个步骤是,将拍品与传世的馆藏宋官窑器比较。
  值得留意的一点是,古代并没有龙泉仿官窑器这种叫法。
  它是当代某些拍卖行、古董商为了提高某类与宋官窑器相似的龙泉青瓷的售价,而刻意作出的描述。
  诚实的拍卖行业、古董商将两者划分得很清楚。
  宋官窑器就是宋官窑器,龙泉青瓷就是龙泉青瓷,不会将两者混为一谈。
  一件青瓷如果不具备宋官窑器的所有特征,将它看作龙泉青瓷是万全之策。
  龙泉青瓷的历史地位很高,陈文哲之前做过不少青瓷,龙泉窑的技术他也很懂。
  但是,他还真没有系统的做过龙泉窑的瓷器。
  这一次,他想要好好做做五大名窑,最后就是研究一下龙泉窑。
  五大名窑他差不多全搞定了,也就只有哥窑和定窑,他没有特意做过。
  特别是哥窑瓷,他没有做过一件。
  之所以他感觉很熟悉,只不过是他曾经利用金手指,仔细研究过哥窑。
  现在做的是官窑,仿官窑已经做的差不多,那么已经到了真正开始做官窑瓷的时候。
  宋代分为南宋和北宋,而官窑器也分南北,陈文哲先做的是南宋官窑。
  据史料记载,南宋建都后,朝召集天下最优秀的制瓷技匠,在杭市建造官家瓷窑,不计工本,奉旨烧造宫廷用瓷。
  南宋官窑瓷制作从选料、制泥、制坯、利坯都十分考究。
  其中还加入了一些特殊工艺,比如器胚的制作。
  普通瓷器制胚结束之后,就是凉胚,再就是利胚。
  接下来就开始雕刻、上釉、烧制。
  而南宋官窑不同,他还有挖坯、雕坯、毛坯、粘坯、修坯,等工序。
  这还没完,接着是补水,之后才是晾坯。
  接下来就是制本釉、制灰釉、施釉、修釉、补釉、晒釉。
  这一个施釉的过程,又增加了不少工序,可谓是精益求精。
  你以为这就完了?南宋官窑的烧制也不简单。
  什么是官窑,为什么是官窑?就是因为这些一道道复杂的工序。
  所以南宋官窑烧制过程当中,又有了制钵、利钵、修钵、晒钵、烧钵,这几道工序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